水质检测仪

水质检测仪品牌 水质检测仪厂家 EN

南水北调中线河南段生态补水成效见闻

发布时间:2019/12/20 16:13:54 来源:贯奥仪器仪表 作者:便携式多参数水质分析仪器 阅读次数:

  冬日的阳光分外温暖,让人感觉到了春天的气息。

  当我们来到河南省郑州市新郑市的南水北调中线双洎河渡槽段,但见渡槽边的双洎河,流水淙淙,有几只白鹭在飞舞。往远处望去,田园宁静,阡陌纵横,令人心旷神怡。

  站在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新郑段的双洎河退水闸旁,只听见哗哗的流水声。

  郑州市新郑市南水北调办主任李国照告诉记者:“别看就开这一点缝,双洎河是新郑市退水量最多的地方,绕着城的东南一线对河道进行水源补充,涵养地下水。一年补水量大概在3000万立方米到3600万立方米,每天有10万至12万立方米,通过这个口,从2016年10月开始,已经补水超过了1亿立方米。双洎河生态补水是新郑市生态补水最重要的一环,也是补水量最大的地方,成效非常好。”

  双洎河发源于河南登封,流经新密,来到新郑。20世纪80年代,双洎河水量多水质好,往河里撒网,一捞就是鲜鱼鲜虾。后来,因为发展经济,在上游新密市建了200多家造纸厂,工业、生活污水处理厂出来的中水流到这里,双洎河里流的都是黑臭水,水质是劣Ⅴ类。自2016年开始对双洎河进行生态补水后,现在水质已由劣Ⅴ类变为Ⅴ类,河里又有鱼和虾了。两岸风光迤逦,形成了一幅美丽的河景图。

  新郑市生态补水主要从河流补水、水库补水、湿地公园补水三个方面开展:河流补水主要包括双洎河和沂水河,水库补水主要包括望京楼水库和老观寨水库,湿地公园补水主要包括轩辕湖湿地公园、黄水河湿地公园、双洎河环城湿地公园、沂水河田园乡村公园。

  “生态补水全面提高了新郑市境内河道水质标准,改善了河道沿线水生态、水环境,补给了地下水水源,一条条河流再现了绿水长流的景象,为群众增添了‘近水、亲水、乐水’的好去处。” 李国照介绍,新郑市属于水资源严重匮乏地区,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后,新郑市供水矛盾暂时得到缓解,河道沿线临近区域地下水水位回升十分明显。

  当我们来到新郑轩辕湖公园时,喷泉伴随着音乐飞舞出各种造型,尤为壮观;漫步林荫小道,有种飘飘欲仙的感觉。一曲《祈祷》“让我们敲希望的钟呀,多少祈祷在心中”,让我们感受到南水北调工程已从梦想变为现实。

  轩辕湖公园7000亩的湖面已不是过去“湖底干得底朝天”的景象,湖面水波荡漾,湖边的河堤上有市民带着小孩游玩。

  “看着轩辕湖波光粼粼,儿时的记忆又重现了。”正在湖边游玩的当地居民李晓华说,原来这里就是个小水库,河床裸露,沙坑相连,多亏了南水北调工程,让轩辕湖生机勃勃,景色如画。

  公园的管护负责人赵彩霞一直在新郑生活,她很开心地说:“南水北调中线水来了以后,对我们新郑市的发展环境有很大的改善,从公园的管理来说,水质改善了许多,黄水河下游的水质改善了许多,来游玩的市民很高兴,轩辕湖变成了新郑市最亮丽的一道风景线。我在这么优美的环境里工作,心里感到格外舒服和自豪。”

  近年来,新郑市坚持以“一渠、两水、六河、九湖”为基本脉络,通过“引、蓄、治”一系列措施,基本建成了“一渠两水抱郑韩、六河九湖润轩辕”的生态水系。目前,按照“上游突出涵养水源、中游实行库河调蓄、下游建设生态湿地”的治水思路,新郑市规划了南水北调干渠观音寺大型调蓄水库、双洎河生态景观带、城区河湖贯通等15项重大水利工程,涵盖水资源保护、雨水资源化利用、水环境整治、水效率提升和水景观打造等方面。项目全部完工后,将形成“南北贯通、东西互济,沟河相连、蓄泄兼筹”的水资源战略配置格局,实现地表水系贯通、地下水源涵养,地表水与地下水相互补充、科学利用的良性循环体系。

  “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取得了巨大的成功,在新郑这个地方体现特别完美:第一个是改善了市民的吃水问题,现在我们新郑80%的人都喝上了丹江水,现在喝的水没有水垢,水质甘甜,民生质量极大地改善了;南水北调第二个作用是改善了生态环境,新郑市每年花3000万元到4000万元申请购买水指标进行生态补水,我们每年补水总量占郑州市的一半,通过生态补水,补充了河道的水源,涵养了地下水水源,形成了近1万亩的水面,充分改善了新郑市民的生活环境。地下水水位从以前的大幅下降到现在是止降回升,到2018年,新郑市中东部地下水水位已上升了0.9米。我们新郑市是河南省的百强县,在河南经济区域连续5年排名第一,是五连冠。这些成绩都与南水北调密不可分。”李国照说。

  在许昌市,我们强烈地感受到了南水北调使许昌从“干渴之城”嬗变为“水润之城”。

  早在唐宋时期,许昌城河中就遍植莲花,曾有“一城荷花半城柳”之说。水,润泽了莲城;水,亮丽了莲城。然而,近半个世纪,旱魔当道,许昌惨遭缺水之痛,人均水资源量是全国的1/10,不足河南省人均的一半。上世纪80年代,许昌曾被列为全国40个严重缺水的城市之一。

  河南省水利宣传中心主任王继新回忆起1986年刚参加工作时,到许昌出差,因为缺水,凌晨2点多爬起来接水,要不然第二天连牙都刷不了。

  几乎每个“老许昌”,都有挥之不去的缺水之痛——夏天自来水供不上,半夜还在街上排着长龙等着接水。家属院修蓄水池,晚上接、白天用。上班人人带两个大水壶,下班带水回家做饭……上世纪80年代,一些工厂因水资源不足被迫停工减产,国家棉纺厂、泰国正大集团曾有意在许昌建厂,受水资源紧缺限制,不得不易地而建。

  自从2014年,南水北调中线通水后,许昌市抓住南水北调的机遇,谋求摆脱缺水之困,修复水生态,构建“林水相依、水文共荣、城水互动、人水和谐”的水生态文明城市,并在实施中把“节水优先,绿色发展”作为重中之重来抓,全面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,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。现今,许昌市中心城区河湖水系连通工程将长江水、黄河水、汝河水汇合,昔日的“干渴之城”变为清流潺潺的“水润之城”。

  如今,许昌街道上处处都是水系环绕,宛若江南水乡,一到晚上,“五湖四海”的景点更是五光十色,音乐喷泉变幻莫测,让人感觉好像到了天上人间。

  “南水北调通水后,我们这里水更清了,城市更美了!”这是我们采访中听到最多的赞美,南水北调的一渠清水为郑州这座“干渴”的城市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。

  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前,郑州市主要饮用水水源为黄河水,通水后,原本用于饮用的黄河水被置换出来,用于水生态建设,生态环境大幅度改善,市民也吃上了优质的丹江水。南水北调工程向河道、水库内进行补水,显著改善了河道及水库的水质,基本消除了黑臭水体,促进了水系的良性循环,达到了良好的生态效果。

  南方的水来了,北方的河“活”了。河南省许多城市的河道水量明显增加,水质明显提升,河流水生态得到明显改善,地下水水位逐渐回升……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向北方河流补水,取得了显著生态补水效益,也标志着“南”水救“北”河这场硬仗告捷。

  截至2019年12月9日,河南省利用南水北调总干渠退水闸和配套工程管道,累计向南阳、漯河、平顶山、许昌、郑州、焦作、新乡、鹤壁、濮阳、安阳和邓州等11个市县的河湖水系生态补水16.29亿立方米。通过水源置换和生态补水,大大提高了供水量,用于河湖水系的生态用水相应增加,打造出水清、岸绿、景美的宜居环境。

  南水北调,优化了南北水资源配置格局,大大提升了沿线城市水安全保障能力,缓解了华北地区生态环境退化趋势。以水定发展,调水沿线率先绿色转型,发展后劲更足,实现了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双赢。南水北调不仅是供水工程,更是保障水安全的战略选择,是生态文明理念的生动实践,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巨大优越性的体现。